互联网上漂“飞刀”,这家医疗界的Uber是如何解决行业痛点的?

发布时间:2016-07-08 点击:

[摘要]医疗行业是“新三座大山”之一,海归创客如何通过互联网搬山?

文|田甜    编辑|萧三匝    摄影|吴育琛

      名医主刀成立的头几个月,最困难时账上不到10万块。几名创始成员挤在3000元月租的筒子楼里办公,围坐在四张小桌上,只拿1000块月薪。

      但创办人苏舒仍预感这事一定能做成,因为“解决的痛点足够痛”。

     名医主刀是个手术O2O平台,包括网站、APP、微信公众号等端口。有手术需求的患者可随时上传自己的病例资料和初诊结果,名医主刀工作人员再据此为患者匹配专家及医院。目前,名医主刀已签约了2万多名国内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,他们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出诊。

    “我们大多数亲人朋友都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,当他们需要手术时,不需要再去北上广的三甲医院排队等位就能享受到同等服务,你难道不对这样的平台感兴趣吗?”坐在名医主刀总部上海创智天地宽敞的办公楼内,苏舒反问我。

     时下移动医疗风生水起,大健康产业经评估有着万亿级的市场容量。不过,从风险最大的手术领域切入者还是寥寥,苏舒目前还没有感到竞争威胁。在他看来,大多数移动医疗同行做在线咨询、预约挂号,解决的是“好看病”,而“看好病”对患者来说才是最根本和迫切的。

「医疗世家找不到主刀医生 」

      十多年前,苏舒离开安徽安庆老家,抱着去更大天地看看的想法去新加坡上大学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联合培养项目,他得以一边在斯坦福读创业相关课程,一边在硅谷创业。

      斯坦福和硅谷紧挨着,那一带远离美国的政治中心,创业氛围十足。从住处开车去谷歌只需十几分钟,Facebook就在校园外,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会和学生讨论,如何一起工作创造价值。

      身处其中,自然而然就会被感染。从那时起,苏舒就决定此生一定要创业。大学毕业后,家里需要他先找一份稳定工作,他只好暂时放弃创业,在新加坡高盛做投资。彼时,国内创业的火越烧越旺,他感到一种煎熬,早想投身其中。

      2014年年初的一天,苏舒在国外接到家人电话:外公疑似得了肺癌。苏舒从小由外公带大,祖孙二人感情极深。得知这个消息后,他辞去工作,回到国内陪外公就医。

      苏家在安庆也算得上医疗世家了。妈妈和爷爷都是医生,祖上在抗战时期开过一家苏氏医院,专为伤员做手术。苏舒想,凭着家里几代积累下来的医疗资源和人脉,为外公找一名好的主刀医生应该不难吧。

      他找到了家乡最好的医生,是妈妈的大学同学。没想到要为外公做手术签字时,这名医生犹豫了:我没把握确诊,还是去大城市吧。

      离家最近的大城市是上海。当时,上海全部三甲医院大专家的号都排到了半年以后。苏舒只好花2000块钱找黄牛买了一个专家号。见到专家后他被告知:手术床位还需要再等半年。

      这期间外公选择了保守治疗。由于盲目服用了一款药品出现副作用,外公去世了。

     “一个医疗世家竟然找不到主刀医生。”苏舒说,那段经历刺痛了他,他真正感受到“看病难”到底有多难。

      在上海等位期间,他遇到很多境遇相似者。在这座名医聚集的大城市里,每一家三甲医院一张手术床位背后是数名焦灼等待的患者。不过,同城的二甲医院由于知名度不高,病患并不多。

     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《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》数据显示,中国二甲医院床位利用率约为87.9%。据统计国内二甲医院床位总共约有205万张,这意味着每年有25万张空床位。二甲医院的手术设备、住院条件与三甲医院比其实差距不大。

      政策上已经允许医生多点执业,三甲医院名医为何不能“飞刀”去二甲医院或患者所在城市?苏舒想,这中间缺的不就是一个调配资源、让信息对称的平台吗?

「互联网上漂“飞刀” 」

      苏舒决定自己创业做一个手术预约平台。他把商业模式都想好了:签约一批国内三甲医院的名医,根据他们的业余时间将其调配到有空床位的医院,安排患者就诊。平台作为中间方可从每一单手术费用中抽取一定比例分成。

      2014年10月,名医主刀成立,2015年3月注册为上海创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。苏舒将公司定位为医疗领域的Uber,做的是分享经济。名医主刀好比医生、医院、患者三者之间的经纪人,本身不介入手术过程。

      创业启动资金是过去工作存下来的十几万元钱。事实上,苏舒已经不是第一次创业了。2008年在斯坦福期间,他和4名印度小伙伴在硅谷开公司,具体业务是将电脑和电视结合起来,类似现在的乐视TV、小米TV。回新加坡前,他们卖掉了公司。这段创业实践虽是小打小闹,却让苏舒积累了经验,这对他再次创业有好处。

      他给在新加坡做技术的朋友秦鹏打电话,邀请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。秦鹏对名医主刀的模式十分认同,很快就答应了。他从新加坡飞到上海,花了三四天时间就把网站搞定,一周以后,APP上线。下一名创业伙伴吴勇是协和医院的医学博士,主要负责医疗资源拓展。

      多数人印象中,三甲医院的大专家忙得不得了,他们怎么会有时间为非本院患者做手术?苏舒说,事实并不如此。他母亲就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主任,每月收入还不及自己本科毕业时的三分之一。此外,患者看病都是“认庙不认和尚”,比如大家知道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好,却很少有人能说出该院眼科专家的名字。在中国现有的医疗环境下,医生的商业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行医,一来可以增加收入,也借此打造个人品牌。

      为了降低“飞刀”风险,名医主刀为患者端和医生端分别投了保险,其中医生端的保险包括行医路上交通意外、手术中突发情况和医闹三类。

      虽然有个人诉求和商业保险的介入,与名医主刀签约,多数专家还是犹豫,毕竟这家公司才刚起步。上海仁济医院一名普通外科专家已经88岁高龄了,仍坚持在手术台上。2015年年初,苏舒和同事去拜访他。深聊一番后,这名专家寒暄了几句,并没有表示出合作意向。苏舒通过其他专家引荐,找机会再去见他。第四次拜访后,这名专家终于被打动了。合作了一段时间,他还把自己的徒弟、学生都介绍给名医主刀。

      与医院谈合作相对来得容易。北京和睦家医院是一家定位于高端服务的私立医院,院内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国内领先的医疗设备。只因收费较高,住院患者并不多。苏舒问该院院长盘仲莹是否可以接收手术落地,盘仲莹想,这毕竟是帮助和睦家提高床位利用率,增加住院收入,两人一拍即合。作为“回报”,她把与和睦家有合作关系的三甲医院专家资源与名医主刀共享。“我们与医院合作都采取整体合作战略。”苏舒说。

      2016年5月14日,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朱思泉飞到延安大学附属医院,为当地20名患者做了白内障手术。三天后我在北京同仁医院见到他,只见他的诊室门口走廊上睡满了患者。

     “我体会到一种云端的感觉。”朱思泉说。过去他去外地飞刀走穴,一行人每到一个偏远山区先找地方驻扎下来,再在当地一个一个筛查患者,最终有多少人群需要手术事前根本无法预测。这次名单先确定了,他在路上就可以查阅患者病历资料,一落地就开展手术。

      对朱思泉的到来,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小龙早就做好准备了。他安排本院稍有经验的医生作为副手,朱思泉主刀,他们在手术的其它环节配合,更年轻的医生则在一旁观摩学习。手术结束后,李小龙还请“北京来的专家”诊断下医院现状,提出改进措施。

     “那里手术设备还可以,主要是软件跟不上。”朱思泉告诉我,他在同仁医院每个工作日可完成100台手术,但在延安,由于手术其他环节的医生职责不明确、操作不熟练等原因,有很多时间他是在等待,一天下来只能完成20台手术。不过相比过去到了当地再一个个筛查,互联网式的“飞刀”着实高效。

「一个电话搞定徐小平500万 」

       名医主刀为外界关注,是在获得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以后。坊间传闻,“一个电话搞定徐小平500万”,确有此事。

      名医主刀刚完成注册不久,苏舒和朋友在北京创业大街的3W咖啡喝茶。在场有人说:隔壁好像有一群投资人,要不要过去看看?

      闻声而去,那里正在举行投资人大会。现场100多名投资人中,苏舒一眼就认出了真格基金的王强,没想太多就径直走过去,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。

      苏舒看过电影《中国合伙人》不下10遍。该剧以徐小平等新东方创始人为原型。徐、王二人离开新东方后联合创立真格基金,苏舒渴望得到他们的青睐。

      真格基金也在部署医疗领域,已投了问诊平台“半个医生”。王强听完苏舒的介绍觉得这个项目靠谱,符合他们打造医疗领域“闭环”的战略:患者身体不舒服可登录“半个医生”咨询,若需做手术,半个医生解决不了,再去名医主刀约手术,将来他们会在术后康复领域继续投资。

      王强现场打电话给徐小平,催促他赶紧看项目。徐小平在电话那端当场拍板:这个项目成,下周打款。

      一个电话就拿到投资让苏舒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徐小平之后透露:我投的是人,苏舒的个人经历,他放弃新加坡的高薪工作做这个事,显然不是开玩笑的;吴勇作为医学博士,江湖上这么有经验的人,愿意跟苏舒这样的年轻人一起打拼,他看好这个团队。

      在与北京和睦家医院深度合作后,名医主刀引起了和睦家股东复星医药的注意。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并不十分了解苏舒团队的背景,他是从项目本身来考虑是否要投资。在他看来,名医主刀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解决了医疗领域的痛点:急需手术的患者排几个月长队才能得到放心的手术;医生收入偏低想在多点执业政策下获得额外收入;三甲之外的医院有空床位期望盈利。加之复星医药投资了大量实体医院,正好和名医主刀可以优势互补。

      2015年10月,名医主刀完成A轮6000万元人民币融资,复星医药领投3600万,高榕资本、真格基金跟投。2016年4月,名医主刀B轮1.5亿元融资宣布完成,约印创投、国开汉富领投,复星医药、高榕资本、真格基金、美国凯瑟琳肿瘤中心等机构跟投。名医主刀手术预约量目前以每月30%-40%的速度增长。

      做大以后,苏舒准备渐渐放弃现有的盈利模式,不再从手术费用中分成。他说,名医主刀将来要把这部分利润让渡给专家或者患者,转而通过撬动整个手术产业链盈利。从术前的检验检测、手术方案制定到术中医疗器械设备,再到术后的康复护理,里面聚集了大量商家。它们可能有好的产品,却苦于找不到患者,不知该向谁推广。名医主刀通过将患者需求和商家产品进行匹配,和商家分成。尤其是术前、术后这两块,目前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关注点还只聚焦手术那一刻,随着他们健康意识的提高,其余两块的商业价值空间有待挖掘。

「天下武功,唯爱不破 」

       苏舒有三大创业信条: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,唯专不破,唯爱不破。作为医疗行业创业者,他尤其强调第三点:这不是一个急功近利可以生存下来的行业。

      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,几名创始成员意识到,手术患者需要承担专家费用、住院费用,还有他们本人或者专家异地往返的交通费。三者加起来是一笔很大的开销,贫困患者很难承担。

       创办名医主刀前,苏舒曾资助了云贵山区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。她患有先心病,做手术还缺十几万,苏舒从创业资金中拿出了两万多。现在小姑娘恢复得非常好,已重返学校上课。他想,社会不乏公益机构和爱心人士,患者因付不起手术费用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,这样的现状应当有所改变。

       在与名医专家交流过程中,苏舒发现医生也有公益诉求。他们愿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患者捐赠手术。

0 (11)

2016年4月20日,名医主刀汇集公益、社会、名医专家各方人士,成立名医公益联盟

       2016年4月20日,名医主刀联合爱佑慈善基金会、嫣然天使基金等近50家公益组织发起名医主刀公益手术平台。其运行模式为医生志愿者捐赠手术,相关医院接收手术落地,公益组织捐赠手术费用。当天,有85名专家共捐出了365台公益手术。

       苏舒现阶段最想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医疗服务平台,为此进行了各种跨界尝试。

       2015年10月18日、19日两天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南京四座城市的滴滴出行用户在打开APP后,会在页面看到一个“叫医生”选项。名医主刀联合滴滴出行、阿里健康,正在举办“一键叫医生”活动。四座城市的用户可通过滴滴软件免费咨询,预约医生上门面诊,阿里健康提供药箱。两天时间,共有2000多人呼叫医生,最终达成40多单上门服务。

       有同行评论,名医主刀才是最大的赢家,甚至质疑它借阿里和滴滴炒作。苏舒对此不以为然。他说,滴滴同样代表着分享经济,它希望以出行为切入口撬动其他行业,医疗是其中之一。当时他去找滴滴谈合作,对方觉得可以做一些跨界尝试。阿里健康得知此项合作后,也想从药的角度加入进来。

      “阿里健康、滴滴的规模、市值都比我们大得多,我想他们都是被这种创新模式打动的。”苏舒说,“我们也通过滴滴获得了流量入口,让更多公众知道我们。”

       马云曾预言,下一个首富将出现在大健康产业。理由是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。阿里巴巴内部正在实行“双H”(Health and Happiness)战略,加大对能够给人带来“健康和快乐”的产业的投入。这让苏舒觉得移动医疗可为,目前这个行业还没有出现BAT那样的巨头,身在其中的创业公司都有弯道超车的可能。

      名医主刀的愿景是打造一家“院中院”。在这里,没有一名医生是自己的,但全世界的名医专家都可以来此自由行医,患者可以在这里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。就像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,它不占有一辆出租车,却在世界各地自由行驶。

来源: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

 

    【 联系我们 】

    联系人:何老师

    手机:13911229638

    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    邮政编码:100084

    地址:清华大学校内

    招生热线:13911229638 何老师 地址:清华大学

    2014-2016 Copyright 总裁班培训官网 建站技术支持 明略科技